2024年第10届台湾国际渔业产业展

第10届台湾国际渔业产业展

2024年9月11-13日

以创新科技提供低碳永续渔业解决方案的商贸平台

本展将于2024年9月11-13日假南港展览馆一馆实体及大会官网同步展出。本展提供海洋捕捞、水产养殖领域各类型智慧解决方案,为亚洲渔业展指标盛会。
展区将分为海洋渔业、水产养殖及藻类、优质海鲜等三区,整合产业供应链,借鉴台湾培育经验、智慧科技和营运模式,展示从产地到餐桌的每一个环节,并提供永续渔业的解决方案。

海洋渔业方面将聚焦于有效管理海洋渔业资源及友善捕捞,展出特色包含:智慧船舶系统、渔捞机具、资讯化渔业捕捞管理、海洋资源保育等,并推广责任捕捞制度,落实永续海洋理念。水产养殖方面主要呈现如何藉由智慧创新科技提升养殖效率,提供安全水产品及友善环境的养殖策略。展出内容包含智慧养殖管理系统、环境监控、箱网养殖设备、饲养管理、疾病防治,提供低碳、永续水产养殖方案。优质海鲜区将呈现海内外优质水产品,同时提供水产品国际认证服务、水产品加工及市场销售的创新策略,协助优质水产品开拓国内外市场。

2024年的展会主轴,除了延续2023年「兼顾获利与永续」特色外,呼应全球在气候变迁下对于永续及韧性渔业的重视,进一步结合「SMART永续、市场、前瞻、韧性与科技」五诉求为策展方向,邀请一起展现渔业前瞻新未来。

Sustainability 永续

增设「AGRIGREEN农业永续科技」,聚焦绿色能源科技、减排增汇、循环再生及验证盘查服务。同时,持续于各展中推动节能减碳、降低农损、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Market市场

因应全球农业科技服务的需求成长,展商可结合大会线上展的智能推荐及实体展与来自全球的买家媒合洽谈,把握每个机会展现独特亮点及开拓市场商机。

Advance 前瞻

聚焦创新科技、无抗养殖、精准饲养、全程保鲜、产业韧性、永续发展等前瞻议题探讨,引领创新发展。

Resilience 韧性

面对气候变迁及市场变化带给农渔业发展的风险,需建立韧性的应对能力,保持行业领先,并透过可预警、防治等系统与设备,提升对外部环境调适能力,维持产业竞争力。

Technology 科技

结合创新科技、运用智慧机械、自动化系统和创新生物科技来提升农渔产品的品质与产量,推动产业创新与升级。并同时兼顾智慧、韧性及永续的农业发展。

市场商机

永续渔业成为海洋渔业最大商机

随着全球对永续发展的关注,渔业资源保育、监控与管理成为重要商机,以确保渔业资源的永续性,满足全球对海鲜的需求。

海洋环境变迁加速产业智慧化转型

因应海洋资源下降,精实远洋渔业政府推动辅导渔船检查、老旧船只退场转型,升级智慧化捕捞;近海渔业展发展鱼废弃物循环利用,推动相关产业转带来新商机。

以智能科技,提升渔捞效率及品质

导入数位科技,如物联网(IoT)、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提高渔业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同时加强对渔业资源的监控和管理。

渔业署提供船舶摄影系统补助

农业部渔业署提供鲔延绳钓船、鲣鲔围网船、鱿钓船及秋刀鱼船装设船舶摄录影系统装设补助,最高补助新台币十五万元。

渔业署提供AIS补助,提升渔船安全

农业部渔业署补助总吨位20吨以下渔船筏,装设一台携带式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最高补助新台币二万元,并以补助一次为限。

水产养殖产业链智能化

养殖渔业占整体渔业供应比重日益增加,受限台湾内陆区域有限,导入设施科技化的智能养殖,发展AI渔业智慧转型(资讯化、自动化、物联网(IoT)及云端管理系统)让产值最大化,同时加强冷链计画,完善渔业冷链系统,带动产业升级。

政府推动水产品认验证与标章

随着推动产销履历验证制度、台湾优良水产品验证、有机水产品及加工品验证产品等举措,让优质水产品更能被信赖购买,配合推广鱼食教育,鼓励国人食用国产水产品及认识渔业,活络内销市场。

水产品为低碳、优质蛋白质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研究指出, 多吃鱼可减缓粮食危机,水产养殖是全球成长最快的食物生产系统,相较其他肉类蛋白质,养殖投入饲料转换率为˙7-15倍, 食用鱼类可以大幅减少种植饲料的耕地,纾缓自然生态系压力。

养殖水产品逐渐成为水产品主流

联合国粮农组织(2020)报告指出2018年全球养殖水产品产量8210万吨,为史上新高且逐年增加当中。全球渔产品销售值达4,010亿美元,其中水产养殖渔产品为2,500亿美元,超过总产值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