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香港国际环保展览会

亚洲国际环保博览十月下旬在亚洲国际博览馆开幕

  • 绿色创新与技术旨在实现双碳目标
  • 亚洲国际环保博览预计将吸引来自11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家参展商,其中安徽省和挪威将迎来新参展商
  • 此次博览会将重点关注新能源、废物管理和循环经济以及ESG 相关服务三大领域,以实现双碳目标
  • 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官员、行业专家和商界领袖将出席亚洲生态大会
  • 博览会最后一天(11月2日)的讲座和工作坊将免费向公众开放

由香港贸易发展局与法兰克福展览(香港)有限公司联合主办、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环境及生态局协办的国际环保博览 2024 将于 10 月 30 日至 11 月 2 日在亚洲国际博览馆举行。展会最后一天将免费向公众开放。

香港贸发局助理总裁古美玲表示:“面对气候变化,各国及地区均积极推动减碳政策及可持续发展。例如,中国已于2020年订立碳减排及中和目标,并提倡发展优质新生产力。香港特区政府亦致力在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相关产业发展日趋多元化,为香港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第19届国际环保博览以‘推动绿色创新 迈向碳中和’为主题,将汇聚国际参展商及业界精英,展示实现‘双碳目标’的尖端创新科技。”香港特区政府环境保护署副署长方建华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们希望国际环保博览能与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东盟国家等世界各地的观众及参展商分享实现碳中和的最新绿色创新成果,促进政府及业界的交流合作,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带领香港迈向碳中和。”国际展商及政府官员云集国际环保博览今年的国际环保博览预计将吸引来自中国内地、香港、澳门、台湾、新加坡、德国、芬兰、挪威、荷兰、美国、加拿大等11个国家及地区的300多家参展商。中国内地多个省市将组团参展,广州和深圳将再次参展。安徽省展团将首次亮相,重点展示空气质量、水处理和水质管理以及新能源材料和设备等技术。 挪威创新署支持,首次组团参展将展示水质管理和废物处理技术。

亚洲生态会议于展览首三天举行,将为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官员、行业专家和商界领袖提供平台,讨论能源预测、绿色建筑技术和循环经济等主要趋势。 会议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及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支持。马来西亚、老挝、沙特阿拉伯、缅甸、文莱和越南等“一带一路”国家的官员也将出席会议。三大重点 实现双碳目标 为实现双碳目标,发展绿色能源和绿色交通已成为全球趋势。新能源是今年展览的重点,许多创新的新能源相关产品和技术将亮相。例如,香港首辆氢燃料电池街道清洁车将在环境及生态局联同其他香港特区政府部门设立的展位上展出。内蒙古展团将展示环境保护、生态修复和新能源方面的前沿解决方案。加拿大馆将重点展示创新技术解决方案,例如氢气净化系统和碳捕获和储存设备。在绿色交通区,GMI Motors Ltd和首次参展的厦门金龙巴士有限公司将展示各种电动汽车。春阳国际(香港)有限公司将展示满足不同需求的快速充电和迷你壁挂式电动汽车充电器。废物管理和循环经济是博览会的第二个焦点,参展商Smart Farming HK Ltd展示了由食物垃圾制成的鱼饲料和可持续养鱼概念。首次参展的南大(香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将展示一台食物垃圾生物降解机,该机每天可处理多达 36,000 公斤的食物垃圾。2024年可持续餐厅奖将于博览会第三天颁发,这是香港餐饮业首个根据餐厅的碳足迹对其进行表彰的奖项。

博览会的第三个焦点是ESG 相关服务需求旺盛。数家世界领先的认证及咨询公司将首次参展,包括香港通用公证行有限公司、天祥检测服务香港有限公司、德国莱茵TUV香港有限公司及英仕曼太平洋有限公司,将展示其检测认证服务以及ESG咨询及培训计划。中国节能环保(香港)投资有限公司推出的创新工具ESG AI ,利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只需单击一下即可生成符合监管要求的ESG报告。培育人才注入新活力国际环保博览一直以来都是初创企业展示最新创新技术的平台。香港科技园公司将展示10家初创企业的绿色交通、循环经济和能源效率产品和技术。在备受欢迎的初创企业专区,参展商Ezygreenpak Ltd将展示其专利的水溶性无纺布包装材料,该材料可在90°C热水中完全溶解,不留任何有害残留物。BSF Innovation Ltd 的有机绿色建筑粉末由从昆虫壳和厨余中提取的纤维和钙组成,可与传统建筑材料混合制成生态砖,从而减少制造过程中约 40% 的碳排放。公众日系列研讨会和工作坊为鼓励居民采用绿色生活方式,博览会最后一天(11 月 2 日)将举办讲座和工作坊,免费向公众开放。亮点是为学校学生举办的与环境生态局局长的对话。专家将分享应对极端天气的策略和经验。公众还可以参加各种绿色工作坊,并在绿色市场购买绿色产品。